前一陣子,和朋友討論一些事情的時候,談到了有關死亡的議題。對於是否要讓小朋友們提早認識死亡這件事情,事實上,很多的年輕人或大人,對於死亡其實也不是很瞭解。我自己其實也沒什麼機會接觸到死亡,印象中和死亡有關較接近的記憶,是爺爺和外公的過世。但是當時年紀太小,並沒有感受到這件事情的重量。
朋友的妹妹來信中,附上了一首詩,黃春明的「國峻不回來吃飯」。黃春明是台灣相當有名的作家,像是「兒子的大玩偶」、「看海的日子」及「兩個油漆匠」等,都是他的作品。黃春明的兒子黃國峻也是位作家,在三十歲的時候自殺,隔年,他的朋友作家袁哲生也自殺。
黃春明後來寫了這首詩給自己的兒子。短短的幾個字,用最常見的生活瑣事,簡單的寫出一種無力的哀傷。我不想評斷自殺的對錯,也沒有立場去評斷這樣的事情,畢竟生命是自己的,該怎麼對待只能由自己來決定。不過我希望大家都能讀讀這首詩,或許對於自殺這件事,會有不一樣的看法。
國峻不回來吃飯 – 黃春明
國峻,我知道你不回來吃晚飯,我就先吃了!
媽媽總是說等一下,等久了,她就不吃了!
那包米吃了好久了,還是那麼多,還多了一些象鼻蟲!
媽媽知道你不回來吃飯,她就不想燒飯了!
她和大同電鍋也都忘了,到底多少米要加多少水?
我到今天才知道,媽媽生下來就是為你燒飯的!
現在你不回來吃飯,媽媽什麼事都沒了,
媽媽什麼事都不想做,連吃飯也不想!
國峻,一年了,你都沒有回來吃飯。
我在家炒過幾次米粉請你的好友,來了一些你的好友,
但是袁哲生跟你一樣,他也不回家吃飯了。
我們知道你不回來吃飯;就沒有等你,也故意不談你!
可是你的位子永遠在那裡。
黃國俊寫的東西和黃春明完全不一樣.媒體當時還不斷揣測他自殺的原因...很殘忍...
回覆刪除黃春明不發一語.....你知道那種很沉靜的哀傷嗎?!.....
像這首詩ㄧ樣....
無助的時候如何拋出求救訊號呢? 現代人喜歡在應酬的場合故意搞high氣氛, 很像一切都很美滿, 回到家才在為各種不同的壓力憂鬱...
回覆刪除朋友就是拿來分享無助, 拿來在軟弱的時候依靠的啊~~~
這篇之前讀過
回覆刪除讀時淚流不止
最深的想念藏在一碗飯一杯水的尋常間
看完這首詩時感觸真的很深
回覆刪除想念與哀傷總會在某些不經意的情況下湧現
擺碗筷
熟悉時間響起的門鈴
某個總是有人坐的位子
一雙鞋子
一張照片
總不瞭解該珍惜的是什麼
在經過某個轉角時
不小心的遺落
當發現時回頭
已經過了數十個路口
找不回來了
失去的
那混雜的情緒
是失落是感慨是無力
遺落的隨著時間腐化蒸發
剩下的只有想念與一絲的哀傷